涉外劳动合同纠纷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涉外劳动合同纠纷的规定如下:
1.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3.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外国法律,该国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法律的,适用与该涉外民诉讼时效,适用相关涉外民事关系应当适用的法律。
4.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
找法网提醒,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
二、涉外劳动争议的分类
根据劳动者工作地点的不同,涉外劳动争议可以分为劳动者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动服务的涉外劳动争议和劳动者在我国境外提供劳动服务的涉外劳动争议。
1.劳动者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动服务的情形具体包括:
(1)外国人直接受雇于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即劳资双方均非中国公民或中国企业,而劳动者提供劳动服务的地点是在中国境内;
(2)外国人受雇于外国企业后被派往其在中国的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
2.劳动者在我国境外提供劳动服务的涉外劳动争议的情形包括:
(1)外国人受雇于中国企业并被派往境外的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工作;
(2)中国人受雇于中国企业后,被派往境外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工作;
(3)中国人在国外直接被境外的外国企业雇用;
(4)中国人被中国企业雇用后被派往境外为外方提供劳动服务。以上各类争议应当适用我国关于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来解决。
三、涉外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
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
5.调解;
6.调解不成,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