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癌症在退休的时候,悄悄“上岗”!这种癌高发年龄在60-75岁,正巧碰上退休年龄,因此被称为“退休癌”,它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前列腺癌。
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重磅文章,公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首次提供各省主要癌谱流行情况。监测显示:前列腺癌的高发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上海居第7位);其死亡在上海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位居死亡前10位(上海居第8位)。前列腺癌发病率“急速”上升,与平均寿命延长、诊断水平及居民健康意识提高等因素相关。
一、认识前列腺癌
【资料图】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只有男性才拥有的人体器官。因为它像卫兵一样排列在膀胱的前面,人们便给它起名叫“前列腺”。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95%以上是前列腺癌。
早期前列腺癌症基本上没有什么典型症状,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尿流缓慢、排尿不尽、尿频尿急等症状。前列腺癌进展缓慢,常被称为“沉默杀手”,容易被忽视;另外中老年男性对前列腺癌的了解不多,往往错过最佳就医时机,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或广泛转移的患者。一般局限性的前列腺癌患者,积极治疗的话五年生存率在100%,而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30%。
二、前列腺癌危险因素
有关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研究很多,目前比较明确危险因素有:
遗传及家族因素:直系亲属有前列腺癌病史,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年龄:年龄越大,发病例明显升高;
种族: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种族差异。
三、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以下简称psa)。早期发现的前列腺癌治愈率很高,那么多大年龄筛查比较合适呢?目前,国内外前列腺癌筛查指南和共识对于筛查起始年龄的标准尚存在差异。《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推荐如下:
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
预期寿命10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男性,在充分知晓筛查获益和危害后,可结合专科医师建议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年龄≥60岁;
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
前列腺癌筛查频率
已接受筛查且预期寿命10年以上的男性,推荐每2年检测1次血清psa。
前列腺癌筛查停止时间
推荐psa检测水平<1.0ng/ml的60岁及以上男性停止筛查
推荐年龄≥75岁的男性结合个人健康状况选择是否停止筛查
推荐预期寿命<10年者停止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结果管理
两次血清psa>4.0ng/ml,排除影响psa检测水平其他因素干扰后,推荐由泌尿专科医师引导进一步临床检查和干预;
血清psa≤4.0ng/ml时,建议定期(每2年)监测1次。
四、psa异常≠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数值高出正常值的原因有很多。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以及相关检查(膀胱镜检查、导尿、直肠指诊等)或者会阴部外伤都会造成psa数值升高。如果体检发现psa升高,切勿恐慌,请及时就医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
图文:区疾控中心
转录编辑:方佳璐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