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学期,教委为小一新生设置“学习准备期”,帮助他们过渡。
2、为读者解读这个新概念,教家长帮助孩子轻松入学。
3、 探索:小学将为新生设“学习准备期” 近日,教委针对小学新课程五年试验与实施的实际,广泛听取专家、校长、教师等多方意见,提出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的2-4周期间,设置“学习准备期”。
(相关资料图)
4、 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加强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5、它的课程设计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两方面:学科课程着重培养学习习惯,为学生提供相应学习内容;综合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和“师生情感交流”三个方面,设置为期四周的活动内容。
6、 观察:“幼升小”存在三大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与小学遵循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孩子会出现诸多适应上的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这些必须引起老师和学校的重视。
7、 未入学,先恐学 幼儿园是一个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孩子在玩具的天地里生活。
8、他们的床具是卡通样式,桌椅也被布置成圆形,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与同伴做游戏。
9、而当他们来到小学,看到墙壁是统一的白色,整齐的桌椅朝向黑板时,心里会有莫名的焦虑。
10、 “她第一次来到学校时,竟然对我说,妈妈我害怕。
11、”36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幼儿园教育强调“呵护”与“照顾”,可是在小学里,“学习”成为了孩子生活的主题,再加上周围的老师同学都发生了变化,女儿在新环境里感到孤独和陌生。
12、 上海师专附小校长韩新文指出,在幼儿园阶段,不会有人过分要求孩子成绩的好差。
13、可是一旦他们进入小学,老师和家长都有了新的期望。
14、据统计,69%的家长希望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91%的家长想让孩子担任班干部。
15、孩子在幼儿园中玩耍的同伴,现在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16、 幼儿园不会对孩子进行过多约束,可是进入小学后,严格的制度要求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个体的需求也不再被重视,孩子必须摆脱任性的习惯,在集体中重新认识自己,否则将会被同伴排斥在外。
17、 “如果学校处理不好,孩子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18、”韩新文校长表示,实际中的学校与想象存在差距,入学前,孩子心中有一幅关于学校的图景,但是进入学校之后,他们发现学习生活并非那么令人愉快,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落差。
19、 喜欢游戏,不懂学习 鹏鹏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都在外企工作,没时间管教他,平时就让爷爷奶奶照看抚养,这让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
20、刚入学时,他座位周围总会有纸屑和小本子,上课时常常斜着身体躺在椅子上,有一次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可鹏鹏根本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